某电子公司《生产效率提升方案》


作者:   发布于:2014/5/28 18:19:45   点击量:    



 企业现象:

企业利润空间较高,金融危机后,其产品价格上不去,而其他各类成本却一路上涨,使得利润急剧下降。碰到订单不足时,还出现亏损。企业老板从台资厂请来一位副总,引进了一些管理模式,加强了管理,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,但结果收效甚微,员工流失率加大,产品返工率和报废率居高不下,客户抱怨严重,投诉增加。

原因分析:

  经过老师深入调查后,发现品质管理严重失控:

  1、组织架构不合理。品管部门隶属于生产部,品质判定最终由生产部经理决定,不能突出品质管理的独立性和重要性。

  2、实施计件工资制,但不与质量挂钩。员工只关注生产,品质意识差,根本不愿意自检,也不送检,还为品管人员的检验设置障碍,维护自己的利益,从而造成不合格品无法把关,返工严重。

  3、没有规范的首件检验流程,经常出现批量质量事故;重要工序间的流转没有控制点;巡检也很随意,没有规定巡检间隔时间和次数,基本上是流于形式,起不到控制作用。

  4、品管部内部运行问题严重,人员专业水平不高,有问题也无法及时发现。管理脱节,前后工序要求不连贯。前工序达到加工要求,却不考虑后工序的加工难度。很多物料上线组装时才发现有质量问题,从而造成停产。

  5、品管的表单欠缺,记录也不规范。没有建立起质量数据化管理系统,没有品管周例会,没有运用统计分析技术,没有纠正和预防措施。

  6、没有建立起责任追究机制,出现各种生产质量事故时,没人承担责任,最后都是老板买单。

采取措施:

 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,采取了整改措施:

  1、调整组织结构。把品管部独立出来,让其发挥应有的监督功能和管理作用。

  2、成立稽核中心,加强对制度和流程执行情况的监管。

  3、员工计件工资制中加入了质量指标的考核,给员工设定了质量阶梯目标值。按超过目标值的程度,进行阶梯式考核。并对员工进行质量考核宣导,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。

  4、设立员工质量优胜奖评比制度,每月评出5名质量优秀员工,在全厂进行奖金和证书的颁奖仪式。

  5、加强员工自检培训,让员工养成自检习惯。

  6、制定来料检验流程、首件检验流程、制程检验流程、成品检验流程、不合格品处理流程,建立起系统的品质管理体系。

  7、实行分段控制,细化工作。每个班组实行专人把控,工序之间的交接也增加了监控,上工序移交到下工序,必须有品管员确认。下工序品管员或员工发现上工序品质问题,知会上工序进行跟进并投诉到稽核中心。

  8、建立领、补料流程,严格控制领、补料,迫使生产管理人员和员工认真负责,大大减少了报废和浪费。

  9、建立起质量数据化管理系统,通过品管周例会,以及统计分析技术,每周对主要的两个质量问题进行分析,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,使问题点不断得到改善,产品质量逐步提高。

10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,出现的生产质量事故以及客户投诉等,一定追究到责任人,并进行必要的处罚,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。

实施效果:

经过改善,取得了明显效果:客户投诉由原来平均每月12单,减少到每月2单;返工率由原来的31.44%,下降到4.78%。实际生产效率提升了26.7%;报废额由原先每月报废6万多元,下降到每月报废不足1万元。






版权所有@广东优卓企业管理研究所    地址: 广州荔湾区花地大道中89号芳村金融大厦1203室    技术支持:gzfeimeng.com